国足U22平乌兹别克0-0,国青技术显粗糙。
今天的盐城四国邀请赛上,中国U22国足与乌兹别克队的比赛以0:0战平告终。这场比赛的看点颇多,首先便是安东尼奥的战术选择。
在八名U20国青球员加入后,安东尼奥是否会继续保持其执教风格,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安东尼奥在竞聘U21国足时,曾因在执教U15和U20国足时采取的极端保守踢法而受到质疑。他对此的解释是,当前这批球员的实力确实不足以支撑开放足球的打法。
回顾不久前的U20亚洲杯,虽然中国国青队遗憾出局,但久尔杰维奇率领的U20国足所展现的高压踢法,几乎触碰到世青赛的门槛。若非刘诚宇的点球失手,U20国足极有可能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沙特队,展现出更强的竞技实力。而此次四国邀请赛,这批跳级球员的表现,特别是依木兰、陈泽仕、蒯纪闻和毛伟杰等中前场球员的进攻天赋,将成为安东尼奥能否唤醒西班牙技术传控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从U22国青队的整体表现看,他们的技术水平尚显粗糙。在这场比赛中,尽管首发阵容没有出现U20球员的名字,但安东尼奥的理由是为这些年轻球员减压。不过从比赛中可见,中国队的战术依然坚持了安东尼奥的一贯思路——防守反击,虽然偶尔会有中前场的局部压迫,但整体上并不倾向于让中后场球员过多参与。这其实暴露了球员们在技术上还不足以弥补与对手在身体上的差距,特别是在中场。
从张路指导的点评中可以看出,这一代球员(1995-2004年龄段)经历了中国足球的失落十年。这也许就是我们更看重U20国青球员的原因。下半场比赛中,尽管安东尼奥进行了换人调整,但足球的集体性特点决定了这支U22国足的进步需要时间。蒯纪闻一次精彩的传球被队友错失,正是两岁年龄差距带来的差异。
对于即将到来的U23亚洲杯和名古屋亚运会,中国球迷或许应该调整对球队的期待值。而对于安东尼奥来说,虽然他肩负着中国足球未来的重任,但我们仍需保持宽容的态度。将一个梯队教练视为中国足球的救星,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场比赛虽然未能取得胜利,但球员们的表现和战术的选择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思考。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比赛中看到更多的进步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