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之根本,纯粹足球
江苏省的“苏超”城市足球联赛,如今正以一种“连创纪录”的姿态,成为全网的焦点。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足球联赛,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表达。
6月29日晚,苏州队在昆山市奥体中心迎战扬州队,吸引了43617名观众到场观赛,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苏超”的观赛纪录,更是让以往纪录如儿戏般被轻易打破。就在6月21日,常州队的比赛还曾以36712人的观赛人数达到高峰,但这样的记录仅维持了短短8天;而徐州队的比赛,其现场观众数量也曾在短短的6天内就超过了三万。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观赛人数已经与欧洲五大联赛之一的英超联赛场均观赛人数相提并论。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反映出的是众多球迷对于足球的热爱和热情。自从“苏超”第二轮开赛以来,我曾多次尝试抢票,但每次都只能看到“秒光”的提示。这种热潮在7月5日南京队将主场迁至南京奥体中心后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尽管新场地座位更多,但我依旧未能成功购得门票,那种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让我深感现实的残酷。而根据大麦网的统计,有高达84.8万人表示对即将进行的某场比赛“想看”,这无疑证明了“苏超”的火爆程度。
“苏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一方面是因为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强省,一直以来都有着火热的足球氛围。然而,目前江苏并没有顶级联赛的球队,这份缺憾在资深球迷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痛感。而“苏超”的出现,就像一个天才的发明,极大地呼应了江苏人的足球情结。
另一方面,“苏超”之所以能够走红并广受欢迎,纯粹的足球是其立身之本。无论是省内的球迷还是省外的球迷,都被其吸引。纯粹的足球文化、热梗和段子的风行,让“苏超”成功破圈,找到了一个个“流量池”。但更重要的是,球员和球迷之间的双向奔赴、对足球的热爱和激情的极致释放。无论是技术、打法还是进球数,“苏超”的魅力都不止于此。在江苏这个素以“散装”、“大内斗省”著称的省份,13座城市间的足球比赛更像是一种城市荣誉的捍卫战。哪怕是输了球的球队,也会因为那份“永不言弃”、“拼到抽筋”的精神,得到球迷的认可和尊重。
“苏超”不仅仅是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比赛,更是一次次情感和文化的释放。多年来的“人情足球”、“默契足球”让球迷愤怒和失望,但这种愤怒和失望却也转化成了对“苏超”的爱。而“苏超”所传递出的信息是:足球就该回到最纯粹的模样。远离了功利、懈怠、消极的足球才是球迷的心头好,也才是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建议。